一
1.醬油是中國人 3000 多年前發(fā)明的,然后 3000 年后,日本成了醬油的宗主國。
2.主流品牌醬汁差別不大,就看大家打廣告喜歡打哪里。
3. 6 個月的發(fā)酵期大部分品牌做不到。包括在電視上老露臉的那幾位,雖然他們都愿意這么說。
4. 1-2 個月還差不多。
5.古法一定意義上說明了生產(chǎn)工藝的落后。
6.醬油是發(fā)酵出來的,你想想看,雜菌交叉感染的后果吧。
7.黑色的醬油不好,黑色只能證明發(fā)酵不充分和壓榨工藝落后。
8.判斷你家醬油好不好,一點都不復(fù)雜,你看看背后的配料表就行了。看不懂得名詞越多,證明添加劑越多,醬汁越爛。
9.配料表里面,谷氨酸鈉代表的是味精。
10.醬油應(yīng)該是菜出鍋前放。
11.吃醬油不會變黑。
二
1.醬油其實只需要水,鹽,大豆,小麥四種原料就能釀出來。
2.好醬油需要至少 6 個月發(fā)酵時間,這也是為啥很多品牌都說自己釀了 180 天。
3.但是大部分品牌不可能發(fā)酵 6 個月。
4.發(fā)酵時間不夠,添加劑來湊。
5.發(fā)酵不充分,會苦,于是要放增甜劑。
6.發(fā)酵不充分,掩蓋渾濁要放色素,也就是焦糖色啦。
7.發(fā)酵不充分,問題是不夠鮮,所以要放味精。
8.除菌工藝大多是高溫殺菌,巴氏殺菌,不徹底,于是需要防腐劑。
9.高溫殺菌通常在 120 度以上,而發(fā)酵營養(yǎng)物 70 攝氏度以上就迅速死亡了。
三
1.好醬油在光亮處看,瓶脖子處的醬汁是紅酒一樣的透明色。
2.國內(nèi)醬油大多是黑色的。因為發(fā)酵周期短。
3.老抽除外,老抽是用來增色的,所以焦糖色多,是黑色的。
4.看瓶子,塑料瓶的透氧率是玻璃瓶的十萬倍,塑料瓶的醬汁氧化速度更快,所以盡量別買塑料瓶裝。
5.味精是醬油添加劑。
6.氨基酸液態(tài)氮有參考意義,但不是科學(xué)衡量醬油品質(zhì)的標準,因為這個含量可以靠加味精提高,這個檢測不出來。
7.有的醬油氨基酸液態(tài)氮含量 1.2g/100ml 真有點扯淡了。
8.拿著瓶子搖晃幾下,瓶口處會有泡沫,泡沫均勻密集的是好醬油,大小不一消散快的品質(zhì)不好。
9.題外話:蠔油里面的蠔汁占比很小,大部分是果膠或者食用膠。
四
說下口味。
1.品質(zhì)爛的醬油口味能好嗎?
2.客觀講,國內(nèi)大部分人不知道什么是醬油的味道。
3.醬油能做的事遠比你想象的多,比如嫩肉去腥。
4.鮮味來自于蛋白酶水解蛋白質(zhì)表面得到的氨基酸。
5.有好醬油。
6. 8 個月之前的寶寶不建議吃醬油(這條似乎不是什么秘密)。
7. 1 歲左右的寶寶可以用醬油開啟味覺的分辨能力。
8.好醬油至少有 300 多種香氣。
9. 15 塊以下的醬油不建議生吃。
五
醬油的辨別方法:
1.看價格,15 塊錢以下的不放添加劑是不大可能的。
2.看包裝材質(zhì),除了雙層塑料瓶(一種特殊工藝),玻璃瓶的透氧率遠低于普通塑料瓶,所以請選玻璃瓶裝的。
3.看顏色,在超市里,拿起一瓶醬油,對著燈光看瓶脖子,如果是透明清亮的紅褐色,那么你買到好東西了,普通醬油大多是黑色,老抽除外。
4.看配料表,無限接近真理,建議所有人都用這一招。由于正規(guī)廠家配料表作假代價太大,所以配料表反映了這瓶醬油的真實情況,只有水、大豆、小麥、鹽四種的是好醬油,其余的每多一種看不懂的化學(xué)名詞,品質(zhì)就低一層,價錢高的醬油也有可能含有大量添加劑的。
5.聞一聞。適用已經(jīng)買回家的醬油。好醬油的味道很柔和,而且始終如一。普通醬油長長聞一口,開始是刺鼻味道,然后是醬香味,最后完全變成了噎人的味道(不大好形容)。
6.嘗一嘗。好醬油的口味很有層次,滴一滴在舌頭上,你能品出酸甜苦咸鮮好幾種味道,普通醬油只有咸味和苦味最突出。
7.吃一吃。我知道大家都喜歡用某某鮮,但是不知道你注意到?jīng)]有,吃完了總感覺嘴里發(fā)干,發(fā)甜,很想喝水。這就是味精和糖惹得禍了。好的醬油吃起來有點咸,吃下去后,舌頭沒有什么特殊感覺。
8.因為高鹽希態(tài)的釀造,鹽起到抑菌作用,量總是比較大。除了有低鹽醬油外,普通醬油不咸的原因就是被大量的糖掩蓋了。
9.以上不適用于老抽,再仕入醬油,刺身醬油,白醬油等特殊品類。